kaiyun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从宇宙太空到微观世界,千百年来,梦想驱动着人类前进的步伐,伴随着人类探索、征服的历程。
企业因梦想而卓越。建成投产40年来,中国石化长岭股份分公司(简称长炼)怀着“争创一流”的梦想,坚持以科技驱动发展,在领航中国石化行业技术潮流的征程中,干出了骄人的成就:实现技术革新和科研项目510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97项,国家级成果63项。特别是近几年来,长炼先后完成汽柴油液相循环加氢等一系列绿色炼油前沿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申请国家专利技术数量成倍增长,为企业累计创效数十亿元,成为中国石化行业重要的新技术开发与应用试验基地。
走进2013年,当“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缓缓展开,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的道路逐渐明晰,长炼这个老牌国企“争创一流”的脚步再次发力——新年伊始,全球首创的丙烯双氧水环境友好制备环氧丙烷装置破土开建。在“十二五”开局之际,长炼用这项自主开发的革命性技术,开启了自己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持续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实现地区和谐发展的圆梦之旅!
长炼有着重视科技、重视人才的良好传统。建厂之初,企业创始人、老红军古德勤顶着当时极“左”思潮的压力,四处召集、保护知识分子,为企业留下了技术进步的希望火种,缔造出长炼“石化行业排头兵”、“国有企业榜样”的辉煌。
走进21世纪,长炼又有幸迎来一位心怀梦想、痴情创新的领头人——“中国石化学术技术带头人”、 “湖南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长炼分公司总经理李华。
作为一名从基层技术岗位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李华一直对科技创新情有独钟。上任伊始,他就提出了“建设21世纪世界一流炼厂”的宏伟目标,引导激励长炼员工坚持科技创新,推动内涵发展。
李华率先垂范,在科技攻关的道路上勤耕不辍。就任长炼分公司总经理以来,他先后主持完成了灵活多效催化裂化等先进炼油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成为长炼科技创新的典范,荣膺中国石油炼制学会委员、中国科协七大代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赢得了长炼科技队伍的认同与尊重。“李华是我们工作的榜样、业务的老师,更是我们科研带队的兄长。”长炼技术开发处高级工程师卢松坚这样评价这位专家型的领导。
梦想的感召、榜样的引领,激发了长炼科技队伍创新的活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长炼科技工作者共同的追求。柴油管式液相加氢、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等一系列前沿课题,令长炼科研人员沉醉其中kaiyun。2008年,在长炼大项目论证的决定性时刻,长炼科技团队连续十多个日夜加班加点,反复修订完善项目可研报告,终于以完美的方案赢得中石化总部支持,为长炼争取到跻身千万吨级炼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宝贵机遇,用自己的实践印证了那句名言: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共同的愿景,给了员工梦想的翅膀;现实的激励,则给了科研人员前进的动力。2012年底,湖南岳阳长炼石化科技创新基金正式成立,对于长期在石化科技创新领域无私奉献、取得优秀成果的科技创新专家kaiyun,基金会将给予不低于10万元的奖励。这个招募社会资金成立的民间基金,是长炼跳出国企体制机制束缚,大力鼓励科技进步的又一创新和发展。
一直以来,得益于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长炼对科技创新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在长炼,科技人员利益有保障,意见受重视,地位受尊重。每年的劳模评选,必有科技工作者一席之地;各种疗养公休,科研人员总是优先照顾;薪酬调整,知识分子始终排名靠前。良好的氛围,培育出一支强盛的科技创新队伍:截至2012年,长炼自主培养各类科技人员4100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90名,先后有刘建平等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胡先念等近10人成为省级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技团队正朝向行业一流的方向大步前进。
不仅如此,技术进步还超越了科技工作者的局限,成为长炼全员的共同追求。2012年,仅炼油一部279名基层操作员就提出技术革新举措300多条,为装置创新创效献计献策,一批“土专家”逐步成长为装置“安稳优”生产的中坚力量。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全团队。长炼科技创新的队伍、氛围、成就,得到了中科院李大东院士、舒兴田院士等几位炼化行业权威泰斗的激赏,他们在几家炼厂进行学术交流时都表示:企业自主创新,长炼值得学习。
科技因梦想而生,生活因梦想美好。“美丽中国”的愿景,点燃了石化行业绿色低碳的梦想。而这,也正是长炼一直梦寐追求的目标。
2012年,长炼顺利建成炼油质量升级改扩建项目,跨入全球千万吨级炼油俱乐部行列,当年加工原油739万吨,完成销售收入449亿元kaiyun,上缴税金70.56亿元,实现“三个翻番”。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扩能升级改造,走出了石化行业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阴影。在产能翻番的同时,长炼的各类废弃物排放并没有同步增长,反而出现了总量下降。以炼厂主要排放物硫氧化物为例,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5000多吨,总硫排放同比下降达50%,为留住一片绿水青山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过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减排是长炼炼油质量升级改扩建项目的一个重要内容,清洁生产、和谐发展一直是我们共同的梦想。”长炼科技开发处处长牟克云介绍说。作为目前国产化程度最高的同类装置,长炼炼油质量升级改扩建项目集成了催化汽油吸附脱硫、冷热壁管热交换等一大批先进的工艺技术,在实现安全环保目标的同时,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成绩:技术复杂的渣油加氢装置在首个运行周期即以112%的加工负荷、72%的掺渣比、395天的连续安全运行时间,刷新3项国内同类装置运行纪录……
成就的取得,来自梦想的召唤,也来自长炼深厚的科技人才和知识储备的支撑。长炼科技论坛、长炼知识管理系统,这两大系统工程的建设,夯实了长炼“打造世界一流”这个梦想的基石。
早在2005年,长炼就创办了企业自己的科技论坛,并主动对接国家“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首开企业承办国家级活动的先河。科技论坛为长岭汇聚了大量的外部先进科学技术和智力知识,打开了长炼科技人员的视野,营造了良好的科技研讨交流环境,加强了与外部的沟通,搭建起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近10年间,先后有112位院士专家前来交流,展示80多项前沿技术,30多项科研成果应用于长岭各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作为湖南省石油学会理事长、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长炼总经理李华还每年联合组织在湘的19家石油化工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大型专题学术、技术交流活动,近5年来,长炼与这些单位合作开展科研120多项,催生出国际领先的邻甲酚制备等一大批新兴石油化工技术。
外部知识引进、应用的同时,内部知识也在加快沉淀和激活。从2006年开始,长炼利用企业内部局域网自主开发“企业知识管理系统”, 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开发和利用,实现知识增值,促进科技创新。信息化的交流、共享平台,成为激发科技工作者活力和创造力的“梦幻花园”。仅2012年1-9月,就有1138个生产经营、社区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网站进行交流探讨,多项成果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用。2012年10月,长炼“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正式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
除此之外,长炼科协的各种活动也在蓬勃开展。组织“讲、比”活动,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给了科技工作者们育梦的温床。仅近两年,长炼就取得“讲、比”集体立项成果600余项,收集合理化建议7000余条,企业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讲、比”活动先进集体。
企业梦想卓越,人民梦想幸福。这两个梦想的交集,成为支撑长岭地区和谐发展的基石。
如何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提升地区居民的幸福指数?长炼通过科技创新,搭建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化平台,打通了一条共同发展的筑梦之路。
2005年,原长炼石化研究院改制分流成立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公司,长岭地区第一家具有自主经营权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横空出世,成为长炼驱动地区和谐发展的科技“发动机”。改制几年来,他们建立了开放性实验室,实施市场化运作,在溶剂技术开发、催化材料应用等领域相继突破,开发了醋酸酯、粗苯加氢精制等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细化工技术,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5项,荣获授权8项,改性和乳化沥青生产技术等成果打破国外垄断,稳步发展成为湖南重要的开放式行业研发中心。
科技“发动机”的动力喷薄欲出,更加刺激了长岭共同发展的梦想。在李华的倡导下,长炼萌生了依托自主开发的醋酸酯制备技术,聚合长岭方方面面力量,建设地区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试验田”的想法。
“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股份制架构企业中创公司应运而生。通过设置技术股保证特色技术的保密安全,设置激励股捆绑经营者个人与公司两者的利益,设置现金股面向长岭地区改制分流单位筹集资金,这家股权多元的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建成投产以来,中创公司创造产值超过10亿元,上交利税过亿元,累计分红回馈长岭地区改制分流企业资金近2亿元,资本回报率年年超过60%。
“中创模式”的成功,打通了长岭地区产学研链条最为关键的一环。近几年来,通过产学研结合,长炼共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项,国家973项目1项,中国石化重大科技攻关项目8项,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5项。沥青、醋酸酯等几大产业链条相继成形。不断强化、优化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体制机制,支撑了长炼建设新机制、新规模、新产业、新和谐的步伐,企业从产品单一的炼厂,发展成涵盖炼油、化工两大领域,年产值超500亿元的地区产业集群。
在科技创新造福地区发展的同时,管理创新成为地区和谐发展的另一个动力。为了扶持改制分流企业稳步发展,长炼牵头组织成立“长岭地区经济合作协会”(简称CEA),协调改制企业间的利益,统一监控内部资源,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在协会的引导下,一些业务联系紧密的单位逐渐抱成一团,企业的资质得到提升,外部市场迅速扩展,创效能力成倍增长。截至2012年底,长炼23家改制企业全部实现盈利,成为规范支持改制分流企业发展的国企典范。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回顾长炼40年的发展历程,面对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的缺位,是科技创新支撑了长炼的崛起。“十一五”期间,面对“关停并转”的风险,还是技术进步为长炼争取到生存发展的空间。近10年来,通过科技创新的强力驱动,长炼建立起独有的科研开发平台,聚集起自己的科研人员队伍,开发出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前沿科技。得益于浓厚的自主创新氛围,得益于科研成果产业化平台的创新,得益于科技回馈社会的努力和实践,长炼在争创世界一流的征程中,正拉动着地区的和谐发展。
2012年,随着依托长炼炼油质量升级改扩建项目建设的长岭工业园开园,国企长炼与地区企业携手发展的又一个梦想已经萌芽。“在长炼完成“十二五”规划,环氧丙烷、碳四烯烃等产业链发展成熟后,长岭地区的年产值将超过千亿元。”谈起未来的前景,李华对长岭地区的和谐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