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体育原标题:超级石化推荐:炼化行业展望(附中国七大石化基地发展现状及规划目标)!
除上述七大国家级石化基地外,其他大项目也在积极推进,如,位于广东湛江东海岛基地的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1 000×104 t/a 炼油和80×104 t/a 乙烯工程于2020 年8 月投产后,二期1 500×104 t/a 炼油和120×104 t/a 项目已经启动。巴斯夫独资建设的一体化项目(首期装置为16×104 t/a工程塑料及3.2×104 t/a 热塑性聚氨酯)于2020 年5月在湛江正式打桩开建;山东省整合区内地炼企业,以压小上大、减量置换的方式集中在烟台裕龙岛建设大型石化基地,规划炼油能力达4 000×104 t/a。一期工程2 000×104 t/a 炼油、300×104 t/a 芳烃、300×104 t/a 乙烯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已于2020 年10 月开工建设。
乙烯当量消费的对外依存度仍高达48%,市场端拉动了乙烯行业“十三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乙烯原料结构进一步多元化。乙烯原料进一步向轻(轻质化烃类原料)、重(煤)两极发展。乙烯企业普遍加大了炼厂干气及饱和液化气的利用,以乙烷为原料制乙烯取得突破,江苏新浦化学以进口乙烷和丙烷等原料的65×104 t/a 乙烯装置于2019 年投产。中国石油在建的塔里木60×104 t/a 和榆林80×104 t/a 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装置预计2021 年下半年建成投产。煤/甲醇制乙烯产能由2015 年的316×104 t/a 增长至2020 年的718×104 t/a,产能占比从14.9%上升至20.6%。二是乙烯业务主体进一步多元化。随着国家对石化市场的放开及鼓励民营资本投资,乙烯业务参与主体从过去以大型能源化工企业为主转向国企、民企及外资齐头并进的形式。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桶油”的乙烯产能从2015年的1 743×104 t/a 增长到2 044×104 t/a,但产能占全国的比例从82.1%降至58.8%。同期民企的乙烯产能则从135×104 t/a(均为煤/甲醇制烯烃工艺装置)猛涨到769×104 t/a(包括煤/甲醇制烯烃工艺和石油路线工艺装置),产能占全国的比例从6.3%快速提升至22.1%,其中,恒力石化150×104 t/a 乙烯装置为国内乙烯单线产能最大。
“十三五”期间,炼化技术开发取得多项重要突破。中国石油及中国石化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国石油成立了“炼油工程技术中心”“烯烃工程技术中心”“ABS 技术中心”等12 个炼油化工领域专业技术中心和特色技术中心,加强相关领域技术创新工作;中国石化成立汽车轻量化非金属材料创新中心[3]、化工过程强化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等技术研发平台。在成套技术方面,炼油领域几乎所有催化剂和工艺技术实现了国产化,单系列千万吨级炼油成套工艺技术的突破推动我国炼油整体实力不断提高;在化工领域,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均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中国石化还开发了百万吨级芳烃成套工艺,上述成套工艺技术均开始在新建项目得到推广应用。
化工新产品开发也取得明显成效。“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模式得到普遍采用,新产品新牌号开发成果显著。“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每年开发生产具有高效、高端、高附加值特性的“三高”化工新产品新牌号约80 个,每年化工产品新牌号产量约100×104 t,已经形成管材专用料TUB121N3000 等长期生产的高效及重点产品牌号约42 个,IBC 桶专用料DMDB4506、ABS 家电料0215H 等拳头产品16个,医用聚丙烯专用料RP260 等标杆产品7 个。中国石化开发了高结晶聚丙烯、抗菌聚丙烯、聚合釜内直接生产汽车保险杠用聚丙烯、耐刮擦聚丙烯、汽车油箱用聚乙烯、双向拉伸聚乙烯(BOPE)、超高分子量锂电池膜等新产品。
镇海炼化实现全厂在线 小时无盲区实时检查,重点装置异常报警次数下降50%以上。镇海炼化经过两期建设,乙烯装置在线 月投用,吨乙烯增效达11.14 元。中国石化已建成10 家智能工厂、150 座智能加油服务站。通过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初步打造“石化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资源配置优化、生产协同高效,促进了企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4]。独山子石化也已启动建设乙烯在线优化系统。大型炼化企业有九江石化、镇海炼化、惠州炼化、茂名石化、长庆石化、万华化学等企业先后入选国家石化智能工厂试点示范企业。
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推动能源消费加速向绿色低碳化转变。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为代表的大型国有能源化工企业将继续深入布局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中国石化以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为发展愿景,以自主创新、合作研发、战略投资等方式积极介入氢能技术链、产业链,围绕氢能产业链展开市场布局,积极探索新业态和新模式江南体育,培育和构建丰富的氢能生态圈,厚植发展根基,培育先发优势。中国石化将以保障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氢能供应为重要节点,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一定规模的高纯氢产能,布局若干高速氢走廊,构建氢能产业链和关键材料自主核心技术体系及标准体系。中国石油也开始发力氢能源领域。2020 年8 月,中国石油与申能集团有限公司等合资成立上海中油申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氢能领域技术研发推广等业务。
炼业将进入去产能、补短板调整期。随着新一轮炼油产能建设,预计2025 年国内总炼油能力将超过10×108 t/a,届时炼油过剩能力将上升到2.3×108 t/a 左右。推进炼业高质量发展,解决炼油产能过剩这一核心矛盾,就必须加快行业补短板的步伐,加快低效、无效产能的退出,提高行业竞争的水平,减少无序和不公平竞争。但去产能必将面临短期与长期发展方向的平衡,面临工人、企业、地方政府等多方利益的考量,面临着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的协调。去产能工作:一是要遵循市场规律,推动不具备资源、市场、技术等核心要素的企业退出行业;二是利用好市场机制,严格执行税收、环保等相关法规政策,促使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自觉退出;三是发挥好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作用,妥善安排好相关职工的再就业及生活。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党中央于2020 年5 月提出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方向,即“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不断催生出或刺激新的消费增长,新型城镇化、都市圈及新基建发展也将为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重要驱动力,这些均是刺激国内石化产品消费增长的积极因素。目前,中国人均乙烯当量消费量约为38 kg/a,西欧及美国的人均消费量则分别在56 kg/a 和87 kg/a 左右。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高端制造产业、大卫生大健康、新基建、环保及民生等领域的产业消费升级,对化工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化工新材料成为中国石化工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的领域。加快推进化工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端聚烯烃、高端合成橡胶品种、功能性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化工新材料,提高产业链高端供应能力,成为中国石化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任务。中国石油及中国石化两大能源化工公司聚焦“基础+高端”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炼化业务向材料型转变,并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发展。
化工新材料重点领域的开发重点有:(1)高端聚烯烃:茂金属聚烯烃、特高压电缆料、高端医用料、电容膜料、EMA 类极性共聚材料、3D 打印用树脂等;(2)高性能合成橡胶及弹性体:官能化丁苯橡胶、特种耐油密封丁腈橡胶、聚烯烃弹性体等;(3)高性能纤维(料):高性能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料、聚酰亚胺纤维、生物医用纤维等;(4)可降解材料: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二氧化碳基生物可降解塑料等。
“十四五”期间,炼化行业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发挥产销研用一体化机制,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加强关键先进材料的研发生产,使中国石化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延伸。
中国炼化行业充分利用物联网、机器人、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通信等先进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可显著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及生产运营水平,进一步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有助于打造企业全方位的市场竞争比较优势。
2020 年11 月,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昆仑数智)的成立拉开了中国石油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序幕。昆仑数智将聚焦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服务实施,将逐步构建集咨询、设计、研发、交付、运营于一体的完整价值链,提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服务能力,全力打造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新引擎。“十四五”期间,中国石油将继续推动数字化转型,重点提升炼化企业的感知能力、分析优化能力、预测能力、协同能力,构建以高效供应链、精益化运营、安全化工控、互联化运维为特色的智能炼化新模式。中国石化也将加大“石化智云”平台建设力度,打造世界一流、行业领先的能源化工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智能化工厂、智能加油服务站、智能研究院、智能工程建设推广,聚焦系统优化、协同生产、智能运行,实现全产业云生产、智运行。智能化工厂有望成为今后新建炼化企业的标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